公开方式:主动公开 有效期:长期有效 公开时限:长期公开 公开范围:面向全社会 信息索取号:MB0507733/2021-07683

景德镇市瓷局2020年度工作总结

来源:市瓷局党政办 发布时间:2021-02-01 09:08 访问量:

今年以来,市瓷局从更高的层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建设景德镇国家陶瓷文化传承创新试验区建设的重要指示精神,全面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建设试验区的总体要求,认真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建设“两地一中心”的具体部署,对标对表试验区三年行动计划,聚焦陶瓷产业高质量跨越式发展这一主线,在新冠疫情爆发的大背景下,陶瓷产业依然稳中有进,发展态势良好。

一、产业数据

截至2020年11月底,陶瓷工业总产值(测算值)395.2亿元,在疫情影响下,依然保持了1.83%的增速;陶瓷规上企业从去年同期的103家,增至117家,涨幅达13.59%,此外,我市陶瓷企业设计生产的瓷胎画珐琅彩腕表,入围日内瓦钟表大赏赛(钟表界的奥斯卡奖)最佳艺术工艺奖,再次向世界展示了景德镇陶瓷的传奇魅力;春涛包装设计的“一纸结构”环保型陶瓷包装荣获第十四届“中国之星”包装设计评比唯一金奖。这些都充分体现了我市陶瓷产业在试验区的政策红利下展现出的强劲发展态势和巨大内生动力。

为积极应对疫情影响,我局及时引导陶瓷企业大力发展以直播、网红带货、电商为核心的“非接触性”经济,1—11月份快递量(含邮政小包)约5404.19万件,同比增长25.53%。目前,我市陶瓷产业正在按照市委、市政府提出的“由实体销售向线上、线下融合转变”发展。

二、工作总结

(一)服务顶层设计,深化政策引导

是起草陶瓷企业扶持政策。为帮助陶瓷企业创新创业、应对疫情、优化发展,我局先后制定《2020年度陶瓷产业链链长制工作方案(送审稿)》《推动景德镇陶瓷产业高质量发展工作方案(送审稿)》《关于推动陶瓷企业“个转企、小升规”工作实施方案(送审稿)》《景德镇市国家用瓷奖励方案(送审稿)》,这些政策的制定也为我市陶瓷产业发展提供了政策导向和基础路径

是编制“陶瓷产业发展规划2035”。根据试验区《实施方案》和《三年行动计划》主要内容,我局召开专家组会议21次,相关部门讨论会4次,企业座谈会9次,外出其他产瓷区考察学习9次,向20多家相关单位征求意见4次,面向社会征求意见1次,5次修改提纲,大幅修改内容18次,小幅调整内容多达100多次,于今年10月中旬完成规划文本编制。规划分两个阶段设定产业发展的目标,从九个方面明确产业发展重点领域与主要任务,提出十项重点工程及确保产业高质量发展的保障措施。目前,规划文本已呈报至四套班子主要领导审阅。

三是参与省文旅厅陶瓷产业高质量发展调研。为贯彻落实省委刘奇书记对景德镇陶瓷产业发展的工作部署,我局抽调两位业务骨干前往省文旅厅参与相关工作调研,起草并上报《推动景德镇陶瓷产业高质量发展有关情况汇报》,材料得到了刘奇书记的充分肯定和重要批示。

四是组织开展陶瓷原料调研。我局针对全市陶瓷原料的需求、来源、生产现状情况,先后走访了7陶瓷企业,对江西锐彩原料的鹅湖白云母斑岩瓷石矿开发利用情况进行了实地了解,向市政府主要领导呈送《景德镇陶瓷原料调研情况报告》。11月12日,刘锋市长亲自前往台达陶瓷原料、陶源矿业、锐彩陶瓷原料等三家陶瓷原料企业实地调研,同时召开陶瓷原料产业座谈会,要求我局牵头抓好相关工作的推进和落实。

五是开展陶瓷产业链系列调研。牵头“3%增值税简易征收政策对发展陶瓷总部经济的影响力分析”子课题调研,召开陶瓷企业座谈会、开展问卷调查等方式听取意见,形成调研素材报市领导参考。

(二)服务陶瓷企业,深化专项帮扶

一是加强惠企政策宣传。我们编制《积极应对疫情促进陶瓷产业发展政策汇编》,向陶瓷企业发放300余册。通过官网、微信、报纸等媒体,面向全市陶瓷企业,提供国家、省、市陶瓷政策宣传、讲解。

二是解决建陶企业发展问题。我局收集并上报乐华、金意陶、欧诺等企业存在的8条问题后,市领导高度重视,及时召集相关单位召开现场调研办公会,会后,我局对相关县区、园区、单位落实情况进行了跟踪督办,目前,相关问题正在逐步解决当中

是建立挂点帮扶制度。我们通过“点对点”的形式120家陶瓷企业进行对口服务,摸清陶瓷企业在生产经营中所遇到的困难和需帮助解决的实际问题,我局在办公经费不宽裕的情况下,依然筹措购置5口罩和1000瓶消毒液,免费向陶瓷企业分发,帮助他们解决复工复产的后顾之忧。通过摸底调研,我们向市委宣传部报送了近30家陶瓷文化企业1亿元的融资需求。

四是开展陶瓷项目申报。为缓解受疫情对陶瓷企业发展造成的影响,我局及时制定《陶瓷产业发展金项目实施方案》,支出400万元对国有、规上、创新等6类陶瓷企业进行项目扶持,扶持资金同比增长8%。此外,还组织陶瓷企业申报工信部消费品司“十四五”规划重大工程项目,景陶集团、陶文旅等4家单位参加。

五是推进陶瓷安全生产。开展燃气梭式窑安全生产专项整治行动,全面排查隐患;制定《燃气梭式窑安全操作监管规范》、《燃气梭式窑安全生产现场标准化管理规范》等规范文件,印发宣传手册1000余份。我市实现连续15年燃气梭式窑安全生产“零”死亡记录。

(三)服务精准招商,深化招大引强

一是引进韵达集团建设韵达陶瓷产业园。今年,我局成功邀请韵达集团实地考察景德镇,起草了《韵达陶瓷产业园总部基地项目规划书》。该项目已落户浮梁,将把景德镇地区打造成为江西省物链网(物联网+供应链)的区域中心,提升我市的整体物流服务水平,并大幅度降低电商物流成本。

二是开展瓷博会陶瓷招商专项工作。以瓷博会召开为契机,制定《2020瓷博会陶瓷企业招商工作方案》,副市长孙鑫亲自召开工作推进会,由各县(市、区)、园区、市直单位分别对接永丰源、大球泥、三环等9家国内一流陶瓷企业,确保招商引资工作取得新突破。目前,金绿能、三环等4家企业已签订投资合同意向书,投资金额超过7亿元;1家企业正在起草合同。

三是配合开展“三请三回”暨陶瓷产业招商推介会。通过多种形式和渠道,充分利用各种平台,积极宣传景德镇陶瓷产业发展优势,邀请国内外知名陶瓷企业主要负责人和16个产瓷区政府代表团参会约100余人前来商贸洽谈、交流合作,充分展现我市欢迎陶瓷企业落户,重视陶瓷人才,服务企业发展的良好投资氛围。  

四是编制全国陶瓷招商重点企业名录。收集整理全国各大产瓷区陶瓷企业信息,按照“产业完善、优中选优、强链补链”的原则,筛选出100家陶瓷企业相关信息(上市企业16家),与市商务局开展联合招商。

(三)服务渠道拓展,深化电商发展

一是密切联系抖音平台。我局携手抖音开播《守护匠心——千年瓷文化“手”护赣技艺》直播,全景展示从古法制瓷工艺的传承守护到近现代制瓷技艺的发展创新的历程。邀请抖音公司专业人员,向陶瓷企业免费开展抖音企业店铺入驻、直播带货等相关内容培训。我们合作开展的“717百城好物”活动,我市14个陶瓷商家参与。

二是密切联系阿里巴巴。正在商谈开设手工陶瓷艺人专区,促进手工陶瓷包括艺术陶瓷的线上交易。对接阿里拍卖平台,参加阿里拍卖授权服务商启动仪式暨新闻发布会,让更多的人了解、关注、购买景德镇的优质产品。与阿里商学院、蚂蚁金服集团联合培养培养陶瓷产业链所需的渠道销售、品牌孵化、 线上平台运营等陶瓷人才梯队,帮助陶瓷企业锁定人才,实现陶瓷产业和人才的精准对接。

三是密切联系江西移动。在“和我信”平台开设“景德镇陶瓷专区”,已有32家企业进驻,6月初正式销售产品。同时,依托江西移动在大数据平台建设上的强大实力,争取到该公司在我局设立“中国移动5G联合创新江西(景德镇)开放实验室(筹)”,《陶瓷产业大数据中心建设方案(草)》和《陶瓷大数据类目标签(草)》正在修改完善中。

四是密切联系文旅部门。组织红叶、望龙、玉柏等40余家非遗及文创企业、通知陶协参加省文旅厅组织的江西非遗购物节直播、淘宝匠心、东家匠人等活动。

(四)服务经贸交流,深化品牌建设

一是推动陶瓷企业开拓新市场。今年,我局重点组织49家我市知名陶瓷企业参加北京国际精品陶瓷展,为参展企业提供了合计28.5万元的展位费补贴和宣传,此次展览集中展示了我市在艺术陶瓷、生活陶瓷、文创设计等领域发展取得的成果,得到了国家部委领导、驻外使领馆大使们的“点赞”。此外,我局还先后8次组织陶瓷企业参加各类经贸会展,如:江西·香港线上展览、第十七届上海国际茶业交易(春季)博览会、无锡找食材•2020第七届国际食材节等,为陶瓷企业争取到免费展位或七到八折的展位优惠等政策。

二是推动国际陶瓷博览交易中心建设。我局密切与承办部门的联系,邀请义乌中国小商品城研究院团队来访商讨,国控集团已和该院签订合作协议,7月14日启动了针对项目的业态定位、招商运营开展实地调研考察,同步启动了交易中心招商运营工作,计划组建招商团队赴国内外产瓷区进行推介招商。

三是推进陶瓷知识产权保护工作。牵头制定《景德镇瓷器地理标志产品试点工作方案》,报市政府批准后,将选择3-5家我市知名品牌陶瓷企业开展试点。对《景德镇陶瓷知识产权保护管理规定》进行修改,已征求各单位、专家学者、企业家的意见建议,正交予市司法局审定。联合市市场监管局围绕陶瓷专利申报、维权打假等主题召开讲座,30余家陶瓷企业参与。此外,还开展了全国性“景德镇”商标维权打假,公证留存证据1044家,进入一审立案及诉讼程序602家,结案36家。

(五)服务产学研用,深化科技创新

一是服务陶瓷企业生产抗击疫情所需的高技术陶瓷。我市柏莱德电子有限公司自3月初接到口罩机专用超声焊接机用大功率压电陶瓷换能圆环的研制生产任务后,我局积极帮助该公司整合生产、技术等要素,抢时间、抓进度,于3月20日试制完成,产品达到全国领先水平,3月底正式投产,产量达到5000片/日,能满足1000多台超声焊接机的需求,为我国抗击疫情贡献了景德镇力量。

二是梳理陶瓷科研项目。积极与景德镇陶瓷大学对接,就高技术陶瓷项目研发、招商、产业化等方面的合作事宜进行商讨,推进产学研用协同创新体系建设,现梳理出可实现转化的科研成果活提供技术服务共59项。此外,我局还通过发放“新型研发机构发展情况调查表”,初步挑选了8家以企业为依托的、自主研发能力较强的研究院所作为重点服务对象,目前,正在服务3家研究院申报景德镇新型研发机构。

三是助推陶瓷科研成果转化。陪同中科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智能设备研究院专家考察陶瓷企业,提出自动空心注浆机、生产环节机械臂设置、自动贴花设备、产品质量检测设备等几个方面的陶瓷自动化设备研发课题。并与邑山陶瓷工业综合体达成初步合作意向,建立沟通联系机制,后续将就具体研发项目做进一步深度探讨和推进。

(六)服务人才引育,深化梯队建设

一是服务陶瓷高端人才,疫情爆发后,我局主动为甘道甫、龚循明、段建平等陶瓷人才送去口罩、消毒液等防疫物资,为80余位工艺美术大师、非遗人才、景漂景归人才送上慰问金;向市委、市政府以及其他部门推荐了2位“2020年百千万人才”、3位享受“省政府津贴”人士、5位首届“镇宝”人选、22位市“3+1+X”产业人才以及2家市级人才创新创业示范基地。

二是服务陶瓷平台搭建,倡议成立景德镇市陶瓷女企业家协会,已超过100家陶瓷类企业参加,该会将为弘扬优秀女企业家精神,彰显陶瓷企业在产业优化升级中的主体地位,策应试验区创建发挥重要作用,今后,该会将成为交流提升的平台,政企沟通的桥梁,产业发展的引擎。

三是服务陶瓷基础人才,协助5家陶瓷企业做好职业培训补贴申报、资料整理等工作,提高培训管理服务水平。积极组织陶瓷从业人员参加《2020年江西省“振兴杯”陶瓷行业技能竞赛》江西赛区选拔赛,提高职工职业技能素质水平。向社会收集陶瓷人才信息30余条并成功上传至市委组织部大数据库服务平台。

四是服务陶瓷“景漂”“景归”人才,我局组织陶瓷摄影爱好者拍摄了一组“景漂大学生的陶瓷梦想”照片,向市人才工作新闻摄影暨短视频比赛投稿,现已被组织部推荐到中国人才杂志社,获得了江西省第25届摄影展银奖。

五是服务陶瓷企业人员培训。开展“普惠金融”服务陶瓷企业活动,帮助企业培养“陶瓷+金融”人才;开展陶瓷职业技能提升培训6场,培训人次近500人;组织陶瓷人才素质提升系列讲座5场,培训人次近600人,通过一系列培训活动的开展和交流,进一步促进生产要素的资源整合和人员技能提升。

六是服务陶瓷人才精准引进。以项目合作为契机,积极对接福州大学博士生导师、福建电网信息化评审专家王俊和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研究员、信息功能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核心骨干、博士生导师王浩敏。



相关文档:
相关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