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开方式:主动公开 有效期:长期有效 公开时限:长期公开 公开范围:面向全社会 信息索取号:H00810-0301-2018-0001 发布机构: 市瓷发局

2018年发展规划

发布时间:2018-02-23 16:09 访问量:

        2017年,市陶瓷产业发展局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十九大和习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以及省、市重要会议精神,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关心支持下,紧紧围绕全市中心工作,以国家“一带一路”为契机,按照“三个五”战略部署和“3+1”产业布局,实施龙头带动、品牌塑造、创新驱动、结构多元、市场推广的陶瓷产业发展战略,用好景德镇的“第一张名片”,树立“陶瓷+”理念,构建“创意、创新、强质、提升”的陶瓷产业体系。
        2018年,我局将围绕市委、市政府提出的“发展壮大陶瓷产业,构建大陶瓷产业格局”这一要求,从以下几点开展工作:
        一是打造陶瓷智慧平台。充分利用互联网、云计算等技术手段,逐步打造“陶瓷产业智慧平台”,通过有效整合政府资源、社会资源、企业资源等各类信息,借助网站及手机端按照一定的服务规范和服务标准向陶瓷相关企业、创业者、个人等提供政策咨询、人才服务、技术交流、品牌推介、市场分析、产业趋势等综合性服务,为景德镇陶瓷产业的发展提供一个良好的智慧平台,助推陶瓷产业的健康发展。
        二是扩大瓷博会影响力。继续完善组织架构,健全规章制度,形成长效管理机制,推动我市会展产业朝着市场化、规范化和专业化目标不断发展。推动设立瓷博会奖项,调动企业参加积极性,并将该奖项逐步打造成为世界陶瓷领域的最高荣誉,切实提升和拓展会展功能,以瓷博会为核心驱动力,充分挖掘会展中心的潜能,使会展经济从单向向综合发展,逐步成为赣东北国际会展中心。
        三是落实“走出去”战略。进一步增强与陶瓷企业的互动交流,了解企业发展情况和市场需求,加强市场考察,搭建市场合作平台;组织企业参加省、市组织的重点展会,推动企业走出去,为企业参展做好服务。对接“一带一路”节点城市和重点旅游城市,邀请国内外学者来我市进行文化交流考察,加强与国内外陶瓷类、艺术类等机构的交流合作,推动景德镇陶瓷文化走向世界。
        四是做好“陶瓷+”这篇文章。明确“日用陶瓷艺术化、艺术陶瓷生活化”的发展理念和“个性化定制+体验+旅游+智能化”的“陶瓷生活4.0”发展模式,大力推进“陶瓷+文化”、“陶瓷+设计”、“陶瓷+艺术(茶器、花器、服饰)”,组织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活动和比赛,促进陶瓷与文化、旅游等的深度融合,发展新型陶瓷文化业态。
        五是树好景德镇陶瓷品牌形象。进一步健全陶瓷品牌建设工作“双审制度”机制;积极会同市市场监管局指导我市百年老店品牌的挖掘注册传承;继续编制《景德镇陶瓷产业链》,并进行动态管理。
        六是扎实做好景德镇中国陶瓷文化传承创新示范区申报的行业基础性工作。配合做好陶瓷文化产业聚集区的建设和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工作;协调相关部门抓好名坊园、陶溪川二期、三宝瓷谷三期等项目建设。
        七是突出服务企业职能。加强瓷银法三方对接,帮助陶瓷企业争取贷款;引导陶瓷企业创新发展。深入企业开展调研,了解、掌握企业在生产建设过程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尽力协调解决。
        八是加强招才引智工作。服务好引进人才及“景漂”“景归”,深入陶瓷企业了解行业、企业急需的各种人才,特别是高端的创意设计人才、营销人才、研发人才,有针对性地跟进服务。
        九是夯实安全生产基础。健全我市燃气梭式窑属地监管,侧重在指导县(市、区)政府、园区管委会“建章立制”具体抓落实上下功夫。
        十是推进法治政府建设。协调相关部门开展陶瓷知识产权联合执法活动,保障企业的合法权益,打击侵犯知识产权的行为;加大法律法规的宣传普及力度,做好普法考试工作;强化行政复议、行政应诉案件统计系统和企业监管警示系统的信息报送工作。
        十一是加强宣传报道工作。建立完善新闻宣传工作领导小组的组织架构和工作职能,完成网站、微信的改革,增强内容报道的针对性、权威性、时效性,不断扩大我市陶瓷产业的影响力。
        十二是推动管理体制改革。在2017年工作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关于调整景德镇陶瓷行业管理体制改革的方案(草)》和《关于加快我市陶瓷产业转型升级的意见(草)》,并提交市委、市政府审议通过,切实打好景德镇的第一张牌,推动陶瓷产业发展,努力做到讲好景德镇故事,重振世界瓷都,引领陶瓷产业走向世界。


相关文档:
相关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