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1日,国家试验区管委会办公室关于陶瓷人才工作新闻发布会在景德镇市新闻发布厅举行。此次发布会向社会各界通报了近年来全市陶瓷人才工作相关情况。
一、强化陶瓷人才服务
国家试验区管委会办公室积极组织我市优秀陶瓷企业报名参加江西省2023年秋季线下引才活动。帮助陶瓷人才了解“3+1+X”人才评定相关程序,协调陶瓷人才落户我市、咨询子女教育等相关问题。
二、强化陶瓷人才交流
为进一步推动景德镇陶瓷文化走出去,督促指导有关社会组织分别举办“迎瓷博会青红瓷语作品展”“《景德镇陶瓷简史》《景德镇陶瓷史话》首发式暨新书研讨会”、市近代陶瓷研究院应邀组织开展写生采风、赴昌江荷塘红色教育基地开展“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江西重要讲话精神”专题学习会等活动。
三、强化陶瓷人才培养
积极协助校企合作与陶大等多方沟通,在景德镇逸品天合陶瓷有限公司召开“访企拓岗”促就业校企座谈会,就人才培养、毕业生留景、“产学研用”融合发展等方面展开深入交流。
景德镇陶瓷大学陶瓷艺术设计专业课堂
与景德镇学院签订人才培养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就“共建产业学院,合作育人”“共建实习实训基地”“共建科研平台”“共建高水平专业群,服务陶瓷特色产业集群”“共享科技资源”“共享人才资源”“开展决策咨询”“传承创新文化”“开展国际教育与合作”等多个领域开展合作。
非遗传承人孙立新正在明清窑作工坊作画
针对性地组织开展“名师带徒”“陶艺技能”等各类培训活动,持续提升我市陶瓷从业人员专业水平、创新创业能力以及适应时代发展需要的综合素质能力。
现场问答集锦
一、国家试验区完善陶瓷人才服务工作机制方面采取这些举措?
答:在完善陶瓷人才服务机制方面,国家试验区以“虚拟机构、实体运行”方式设立了市招才引智局、景漂景归人才服务局,负责统筹全市人才,包括陶瓷人才的职能、政策、资金、项目,实现人才政策“一个口子报、一个口子出”。建立健全了市领导联系服务专家和“景漂”“景归”人才制度。成立景漂协会,充分发挥民间社团组织联络协调、交流碰撞、激发活力的作用。
二、发布词提到了加强陶瓷人才培养,请问你们是如何加强“校地”人才合作培养,引导在地高校服务国家试验区建设?
答:1.坚持把在地高校优势特色专业转化为融入国家试验区建设的“动力源”,推动“陶瓷设计与美术、设计学、美术学”等一流学科建设,同时建立非遗培训班、高级研修班等,加强技能型人才培养。
2.将景德镇陶瓷大学科技艺术学院转设为民办非营利性职业本科大学景德镇艺术职业大学,推动校企协同就业创业创新示范和“双师型”教师培养。景德镇市高级技工学校升格为景德镇陶瓷技师学院,加强陶瓷高素质高技能人才培养。
三、能否介绍一下全市高层次陶瓷人才情况?
答:1.我市形成了景德镇陶瓷大学、景德镇学院、江西省陶瓷工业美术职业技术学院、景德镇艺术职业大学、景德镇高级技工学院等层次丰富多样的陶瓷教育体系,为陶瓷产业培养了数以万计的陶瓷技术专业人才。
2.我市现有中国工艺美术大师45人,在全国陶瓷行业占比41.7%;中国陶瓷艺术大师43人,在全国陶瓷行业占比19.6%;中国陶瓷设计艺术大师35人,在全国陶瓷行业占比32.1%;江西省工艺美术大师120人,江西省陶瓷艺术大师60人,景德镇市工艺美术大师9人,国家级非遗传承人11人。